文/張海英 圖/春鳴
隨著暑期結束,攜娃出游的家庭已陸續回到家中,但暑期旅游遭遇的種種窘境卻依然記憶猶新。學生放假帶動家庭出行,致使部分熱點景區紛紛“爆棚”,酒店漲價入住難,飛機高鐵一票難求,扎堆休假讓“休閑游”變“受累游”,假期“惡補式旅游”如何破解?(9月1日新華社)
“研學游”“親子游”變成了“高價游”“受累游”!任何“惡補”的效果都不會好,一則讓孩子身心疲憊,二則孩子未必能“消化”。雖然孩子集中游覽了很多景區,但多少“詩和遠方”最終能留在孩子記憶中?
目前幾乎都是全國或全?。ㄈ校┙y一安排學生假期,除寒暑假之外,沒有多少長假可以供孩子們長時間出游,孩子只能選擇在寒暑假集中出游,家長也只能在寒暑假“陪游”。
盡管2014年國務院就發布意見鼓勵高校和中小學調休、增加春假,給孩子們增加了出游機會,但落實效果不理想。許多學校為了趕進度、提高成績,在教學安排上沒有預留春假。
同時,帶薪休假制度落實效果也不理想。即使有的學校放春假,孩子也無法出游,因為家長不能帶薪休假陪同。
有學校負責人建議,從暑寒假中掐頭去尾各拿5天,分別設立春假和秋假,學生一年中增加了兩次中長假出游機會,就不必在寒暑假“惡補”了。這是個好主意,但主要問題還是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