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圖庫
新聞排行榜

廣州市加緊建設方艙醫院;從4月11日起,廣州中小學階段學校暫停線下教學;市民非必要不離穗……昨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信息量巨大。
種種信息指向一個毋庸諱言的形勢研判——廣州發生新的本土疫情,防控壓力大。廣州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不諱言,陸續排查出的感染個案提醒我們,本次疫情不排除社區隱匿性傳播的可能。
防疫信息及時透明、相關措施雷霆萬鈞,這是出于底線思維的邏輯,做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
至少目前,廣州遠沒有到需要啟用方艙醫院的地步,建設方艙醫院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的要求,屬于未雨綢繆之舉,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小學暫停線下教學、非必要不離穗等措施,都是為了與時間賽跑,迅速阻斷病毒傳播。在自覺配合有關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恐慌大可不必。我很愿意相信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我們有信心盡快控制疫情”。
許多人懷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的日子。這種懷念通俗易懂,不必多說。我想說的是,生活在此刻的廣州,盡管發生了新的本土疫情,卻依然有理由感到幸福。
幸福有時候真的簡單,疫情發生之前的歲月靜好讓人感到幸福,而認識到事情原本有可能變得更糟最終卻沒有,往往也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感。在病毒肆虐、戰疫不易的敘事語境里,我愿意這樣來理解幸福。
毫無疑問,關于這一波新的本土疫情,廣州用快、準、穩的防控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事情變得更糟”的可能。
(金羊網文/羊城晚報評論員林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