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來論:讓更多中國奇跡在星河中閃耀
在中國,航天是一個奇跡。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52年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由此,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批復將每年的4月24日設定為“中國航天日”。
中國航天日的設立,有助于紀念和表彰航天人為國家科技工業的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形成全社會對航天事業的關注和對航天精神的學習。
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從零開始,至今的66年里航天事從來都是建功立業的中國事,航天人從來都是刻苦爭氣的中國人,航天精神從來都是閃耀著最高最亮光芒的中國精神。
中國的航天事業誕生于新中國成立不久,彼時面臨著“一窮二白”、百業待興、人才奇缺、舉步維艱的局面。中國的航天事業要不要發展?能不能發展的起來?在當時都是事關大國地位能不能穩定的重要體現,“落后就要挨打”的經歷與傷痛,我們的先輩們不曾遺忘;“拼出一個新中國”信心與勇氣,我們的先輩們未曾忘卻;“別人有的我們創造條件也要有”的骨氣與志氣,我們的先輩們未敢磨滅。
由此,不甘落人于后卻又敢于吃苦的第一代航天人為中國航天事業開啟了一條“艱苦奮斗、發憤圖強、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崛起與騰飛之路。事實證明,我們的先輩們、我們一代代接力奮斗的航天人們不辱使命、不負眾望,走出了個艱難曲折、卻又波瀾壯闊、春華秋實的中國航天路。
經過幾代人的接力奮斗,中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北斗探月、空間站工程”等為代表的輝煌成就。積淀了集中體現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兩彈一星”精神、凝結了具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載人航天精神,孕育了新時代的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
多么輝煌的事業背后就會有多么巨大的奉獻!多么巨大的奉獻背后就會有多么偉大的精神!這是用在中國航天事業上再為貼切不過的一句話。
昨日航天,艱苦卓絕;今日航天,彌足珍貴。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神舟十三”出差歸來......站在當下的歷史方位,中國航天事業高歌猛進。
仰望星空,在“追夢、逐夢、筑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為我們帶來了近幾十年“和平穩定、繁榮昌盛、安居樂業”的生存環境,為我們帶來了未來國家競爭中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重要戰略支撐。
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無論是當初選擇“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前輩們,還是現在甘愿“做隱姓埋名人、干驚天動地事”的奉獻者,選擇航天、建設航天、捍衛航天都是我們一代代中華民族兒女們血脈中流淌的共同的基因與底色。
未來,讓我們祝福更多中國奇跡在星河中閃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