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金羊網評:從五重維度把握“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的邏輯理路
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作出了“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的論斷。這一論斷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具有深刻的政治邏輯、科學的理論邏輯、嚴密的歷史邏輯、鮮明的實踐邏輯和明確的現實邏輯,關乎黨、民族、國家的前途命運,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和捍衛。
從政治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
從政治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的必然邏輯,充分體現了黨的政治優勢和政治自覺。
這一論斷是中國國情及其政治運行邏輯的必然結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這個核心,中國難免陷入一盤散沙局面,無法集中力量辦大事和實施重大戰略;沒有黨中央這個核心,數百萬黨組織、9500多萬黨員就做不到步調一致、統一行動;沒有黨的領導人這個核心,黨內高層則有陷入宗派主義和分裂主義的風險,從而導致權力受制、無所作為。
這一論斷是新時代以來黨的政治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將黨的政治建設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強化黨員的政治信仰、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致力于把黨鍛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這一論斷為二十大召開營造了氛圍、準備了條件?!按_立習近平同志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為二十大召開提供了組織保障和政治保障。習近平同志為什么能夠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他具有豐富的工作經歷,在縣、地(市)、?。ㄊ校┖椭醒胝尉殖N骷夘I導崗位上積累了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錘煉了領袖品質和才能;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繼承者和卓越發展者,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實施脫貧攻堅等實踐證明了他深厚的為民情懷;他具有長遠的眼光,能夠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規劃中國的將來;他具有寬闊的世界視野,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和實踐;他始終狠抓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他具有深厚的歷史情懷,善于運用歷史思維分析和指導工作?!按_立習近平在全黨和黨中央的核心地位”是正確選擇,體現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意愿。
從理論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
從理論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內在屬性,充分體現了黨的建黨原則和理論自覺。
權威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確立黨的領袖權威和核心地位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內在屬性。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個人特別是領袖在歷史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明確要求,全黨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來執行?!按_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在當代中國的體現,有利于統一思想和行動,符合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必然要求。
從歷史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
從歷史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黨的百年歷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世界政黨發展史的經驗總結,充分體現了黨的歷史思維和歷史自覺。
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來看,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是百年黨史正反兩方面經驗的深刻總結。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到1935年遵義會議前,我們黨之所以連續出現三次“左”的錯誤,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們黨沒有形成成熟的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央書記處“主席有最后決定之權”,從組織上正式確立了毛澤東的核心地位。黨的七大標志著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正式形成。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復出并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對于順利實現歷史性轉折,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80年《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全黨服從中央,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首要條件”。此后,以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接過歷史棒,賡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了新時代,經過歷史檢驗、實踐考驗、斗爭歷練成為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百年黨史表明,什么時候全黨堅定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黨的領導就會加強,黨的事業就不斷取得勝利;反之,黨的領導就會弱化,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
從實踐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
從實踐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偉大實踐得出的深刻結論,充分體現了全黨黨內共識和實踐自覺。
歷史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引領全黨共識。習近平總書記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在偉大斗爭的實踐中形成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帶領黨和人民推進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到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各領域,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深刻領悟“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的實踐要求?!皟蓚€確立”要發揮制度效能,必須要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踐自覺。因而,在政治上要絕對忠誠,堅決維護核心,自覺服從核心,時刻緊跟核心;在行動上要堅決捍衛,堅決反對破壞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言行,堅決與影響黨的團結統一的現象作斗爭。
從現實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
從現實維度看,“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推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充分體現了黨的價值旨歸和行動自覺。
“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民主集中制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黨中央的領導權威需要核心人物運籌帷幄。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其在實施過程中,自然地飽含了要有領導核心的思想,這是因為民主集中制,無論是在民主環節,還是集中環節,都需要有人對整個過程負責。沒有這樣的人負責,就無法實現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保證。從國際環境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在持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俄烏局勢震動全球,對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造成重大沖擊;西方國家對我國采取敵視態度,中美之間戰略博弈加劇,我國在經濟、政治、外交仍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塔西陀陷阱”“金德爾伯格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風險,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國際環境不容樂觀。在國內,我國雖然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存在,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較為突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迫切需要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領導核心來掌舵定航,迫切需要一個有戰略定力的領路人,以有效應對國內外嚴峻挑戰。
“確立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穩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支撐。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遇到的困難和矛盾前所未有,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依然突出;社會矛盾凸顯,部分群眾生活困難;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在這樣的狀態下,只有強化頂層設計,運用中央權威推進綜合改革,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才能有效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
(金羊網文/羊城晚報評論員陳雷剛)
(作者是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處處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