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金羊網評:“線上+線下”梳理群眾“需求清單”
訪民情、聽民聲,找準群眾服務的著力點和切入點,針對性的補足民生服務的短板,精準的對接群眾的需求和訴求,為人民服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群眾的問題和困難,不去問一問,不去聽一聽,顯然是找不著方向的。要干好群眾服務工作,必須要知己知彼,要強化調研分析和研判,要深入踐行群眾路線,與群眾多一些“面對面”“云見面”的溝通和交流,從“趾間”的走訪,到“指尖”的問題,從而通過實干、苦干、巧干的解決群眾的難題,才能交出一張群眾滿意的幸?!靶麓鹁怼?。
群眾的問題是什么,要認認真真的去看。群眾的問題,不是浮于表面的,解決群眾的問題,不是流于形式的,而是應該要針對性的解決問題,要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精準的解決好難題。而群眾的生活品質上不去,群眾的幸福感上不去,要怎么樣去改變和改進工作,就必須要先去看一看,群眾有哪些生活細枝末節的問題,老舊小區改造好沒有,出行的道路還有坑洼和積水沒有,公園、廣場、濱江路建起來沒有,菜市場、便民服務圈打造好沒有,而只有將每一個細微之處都看好了,才知道群眾哪里不滿意。
群眾的困難在哪里,要仔仔細細的去聽。群眾有需要了,群眾有困難了,肯定是希望有人能夠主動的去關心他們。然而,群眾遇到問題,群眾自己是清楚的,怎么樣才能把群眾的想法傳遞給干部,就要通過網絡民意“直通車”,依托熱線電話、領導信箱、網絡問政等方式,當好民意的“接收器”,把群眾的“微心愿”“微需求”“微投訴”一個個的收集整理好,形成“任務清單”和“整改清單”,才知道要在哪些地方去干工作,去改善工作。
群眾的意見是怎樣,要實實在在的去想。群眾對服務的態度、方法和效果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要建立起群眾“評單”的機制,要通過座談會、院壩會等方式,主動的向群眾公開當前服務事項的“進度條”和“成績單”,讓群眾談一談滿意度。對群眾不滿意的工作及時的回爐再造,真正的以民之所需,干好政之所興的工作,干出群眾滿意的成效。(作者:劉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