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金羊網評: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我們要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之中,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囑托。
發揮勞模的引領示范作用。鄉村振興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更離不開具有威望、有發展能力、有發展思路的先進典型示范人物的引導和調動。首先,開展形式豐富、“接地氣”的宣傳活動,要講好各類模范和優秀奮斗者的故事,激發勞動者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效仿意愿,把榜樣力量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其次,要注重發揮勞動模范代表們“傳幫帶”的作用,立足自身優勢,擔當作為,深入廣大農村開展實踐研究和服務活動,把科學技術送下去,把發展好計獻出來,讓勞動模范成為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先鋒,成為敬業愛崗、爭先創優的楷模,為鄉村振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激發“鄉土人才”干事創業活力。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核心在人才。一是將農民教育培訓作為鄉土人才的重要途徑,突出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業產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培訓班,從以往專注技術培訓轉變為“技術+素質”的培育模式,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高配師資,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質量。二是發揮鄉村工匠職稱評審對鄉村人才振興的作用,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專業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引導他們擇一事、精一行、爭一流,用熱情、創新、堅守和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精益求精,把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讓“土專家”、“田秀才”成為“鄉村工匠”,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行家里手。
開展廣泛深入的勞動教育。勞動教育作為新時代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修課,要從小培養,從娃娃抓起?;鶎诱梢砸劳斜镜刎S富的勞動教育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本土紅色文化歷史,建立“勞動教育”實踐體驗基地,面向當地中小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實踐和紅色文化宣講活動,形成“合作社+基地+學校+農戶”四位一體的合作模式,讓學生走進鄉村以真實勞動和沉浸式場景體悟勞動教育真諦,開啟“勞動教育”與鄉村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帶動鄉村研學游、親子游,增加本地就業崗位,促進村民增收,推動建立鄉村融合發展長效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作者:黃石木)
